陕西省科协供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根据《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陕西省实际,2016年省政府印发了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起草的《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创造性、富有成效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加快推进陕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对组织领导、总体规划、政策保障、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监测评估和制度规定作了具体要求。
为充分调动各市区和各部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积极性,如期实现《科学素质纲要》和我省相关贯彻落实文件各项任务目标,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启动了纲要实施工作考核办法的研究工作,通过前期研究、规划、论证,修改后印发了《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考核办法》。并每年通过分组实地调研督查,确保纲要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7.87%,比2015年的5.51%提高2.3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多年来,我省《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认真履行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职责,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切实组织实施,进展有目共睹。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积极搭建纲要实施工作平台。每年召开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建立完善单位联络员、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切实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讨论年度工作要点,征求成员单位意见,最终形成文件并由省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印发。
二是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各市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各具特色。西安市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作为“十三五”末的奋斗目标;宝鸡市建立了全省首个公众科学素质数据库;咸阳市建立了科普e站统一管理中心;铜川市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市80%以上中小学学校;渭南市将纲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延安市实现主流媒体和科普e站、党建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有机融合;榆林市建立了科普协管员制度,建成并开放全省首个县级科技馆;汉中市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安康市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县区纲要实施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商洛市认真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大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杨凌示范区大力推广“互联网+农科服务”模式;韩城市组织成员单位成立科普讲师团,开展全方位科普服务等。
四是分类推进、精准发力,切实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以激发科学兴趣为重点,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以农村科技服务为重点,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以促进科技创新为重点,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五是整合资源、完善设施,切实增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以“互联网+科普”为目标,推进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科普资源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建设“陕西科普”“陕西科技传媒”网站、“陕西科普”“陕西科技传媒”官方微博、微信和“水煮科技”微信公众号。建设科普中国e站651个,涵盖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场所,学校,村委会及农技协等,以形成资源合力为目标,推进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投入240万元,建成20个“电子科普画廊”。2018年争取流动科技馆4套,巡展24站,接待观众42余万人次;争取科普大篷车9辆,总价值466万元;全省新建少年科普馆10个。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计划,提高科普影响力;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倡导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工程建设,全面形成科普宣传社会化。
六是认真贯彻“科技三会”精神,全面部署“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纳入我省“十三五”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细化措施,建立健全纲要实施工作考核机制,定期通过调研督查,确保纲要工作落地生根,推动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再上新台阶。
虽然我省全民科学素质比例增速较快,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与8.47%的国家平均比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十三五”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目标任重道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科技创新,基础在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以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