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梅)在12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通报了我省完善孵化创业体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多措并举打造“双创”升级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构建完善的“双创”政策体系。我省先后出台了《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dafabet888: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促进科技型创业的行动方案(2016—2020)》《陕西省省属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工作方案》《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类专业大赛组织规程》,修订了《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培育壮大各类众创孵化载体,以奖励、后补助等形式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发展;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举办科技创新创业类专业大赛,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给予获奖项目经费支持。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198家(其中国家备案7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3家(其中国家级31家),孵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省科技厅以奖励、后补助等形式给予孵化载体建设及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资金超过4000万元。随着“双创”工作的深入推进,我省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支持建设一批省级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引导全省众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在全省支持建立20家左右的示范众创空间,鼓励有实力的孵化器建设分园或分孵化器。
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广深化企业内创提质增效促转型、院所自创融合创新促发展、高校众创激发活力促转化三种众创孵化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我省将逐步扩大省属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范围,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培育支持“双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有效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我省支持组建成立了陕西省创新创业联盟、陕西创业学院,连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我省还将进一步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建设一批专业化的众创孵化管理团队;鼓励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创业载体发展以天使投资为核心的创业投资,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推进创业孵化与金融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双创”服务集成模式,不断完善陕西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打造汇聚政策、平台、资金、项目、服务等创新创业资源和渠道聚集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系统,推动全省众创空间、孵化器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我们研制出了世界一流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本报记者 刘居星 三秦都市报记者 石喻涵
“这是啥?”
12月28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个管路密布的银灰色物体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大家一边参观,一边好奇地问。
“这是航天六院生产的18吨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大家熟悉的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系列运载火箭,都使用了这种液氧煤油发动机。”前来观展的陈晖、王玫夫妇主动当起了“临时解说员”。
夫妇俩之所以这么了解这台发动机,是因为他们与它打了20余年交道了。漫步展厅,40年峥嵘岁月历历在目,两人的思绪也被拉回到研制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那段日子。
当年,我国火箭中所使用的发动机推力小、循环方式落后、性能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航天要想在未来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尽快研制出新一代火箭发动机。这个重任落在了位于陕西的航天六院身上。
20世纪80年代末,航天六院开始了对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初步探索。“那个时候,电脑还未普及。遇到技术难题,设计人员只能去图书馆和高校查阅书籍,用手抄的方式积累资料。”回忆起以前的日子,陈晖感慨不已。
“当时,相关资料非常稀缺,别说单位的图书馆没有,就是找遍陕西省内的图书馆,也无法查询到有用的资料。我们常常借着去北京开会的机会,拿着介绍信到相关单位查询。”陈晖说,“每次带回了有用的技术资料,就像带回了‘宝贝疙瘩’,大家能高兴好几天。”
很难想象,一开始航天六院的研究条件有多简陋。王玫告诉记者:“就说画图吧,起初,大家只能用丁字尺、三角板等一步一步在图纸上勾勒。直到1993年,一个研究室终于分到了一台电脑。”
尽管过去了20多年,王玫仍清楚地记得,当第一个涡轮泵设计思路经计算机拟合CAD成图后,大家左看右看,愣是看不够。“那幅图在办公室墙上挂了很长时间,几乎每个人都用手摸过,真的是‘爱不释手’。那可是设计手段的一次大飞跃。”王玫感叹道。
2010年,航天六院建立了数字化设计平台。发动机设计手段从之前的小编程和一维成图,逐渐演变为二维设计、三维成形和三维仿真。“比起当年,现在航天六院的设计、生产和试验条件,就像坐上了自己研制的火箭,一路飞驰啊!”陈晖激动不已,“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我们研制出了世界一流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改革开放40年来,航天六院享受发展红利,充分利用陕西人才、经济、科教、工业等资源,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擎起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大旗。目前,航天六院研制了100余种不同推力和功能的发动机产品,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一个个崭新的高度飞跃,为国防科技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