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细数陕西拥有的资源不难发现,陕西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央企布局的重点区域,在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已树立起鲜明的产业特色,同时还有数量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撑。事实上,完备的军工产业体系、央企雄厚的布局实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能力,正是陕西能拥有巨大发展后劲的源头所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陕西唯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才能实现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三个融合”,成为陕西提高创新供给能力的重要内容。
用足优势,陕西构筑融合创新大格局。
经过多年探索,通过“基地+园区”的模式,在陕军工龙头企业、央企纷纷参与到当地经济建设当中,逐步形成“军工、央企+区域经济”“军工、央企+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以高精尖技术的转化应用,为陕西抢占高端制造、高端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链顶端提供强劲动力。
作为军民融合大省,陕西肩负着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要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陕西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合作模式,提升融合层次,推动相互配套、相互转化,才能让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打破壁垒,制度建设把融合推向实处。
“好的技术不知道到哪里找市场”“产业升级需要技术却不知道谁掌握”,长期以来,各种信息的封闭、不对称,体制机制的束缚等一系列因素制约着陕西产业的转型升级。打破军民产业的闭环运行,为军转民、民参军创造良好条件,这是陕西推进军民融合的核心所在。
要实现深度融合,就必须突破制约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深化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盘活用好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努力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大效益。
创新模式,全方位探索实现共享共赢。
为了把科教资源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不断推动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的创新,以技术、资本等为纽带,让军工企业、央企、部属高校等机构聚焦陕西产业和地方发展,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新路径,推动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融合。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陕西正在推动军工企业、央企、高校共同谋划实施一批拉动当前、支撑长远的重大项目。包括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在内的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促进资金、技术、品牌优势与陕西产业双向融合,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推动陕西实现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