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周卫健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Warren Beck教授介绍黄土地层情况。
“学术研究要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为国家宏观决策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
距今大约260万年的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接近现代,灵长目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扎根黄土地,在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把她的科学精神镌刻在这片黄土地上。
扎根黄土地
放射性元素铍10(10Be)是记载环境变迁重要的“印记”核素,在示踪古地磁场变化研究领域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我国黄土成因复杂,黄土10Be浓度包含了粉尘、降水等复杂信息,不少地学工作者认为不可能对黄土中的10Be进行示踪古地磁场强度变化研究。
周卫健团队瞄准了这一科学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将影响黄土10Be浓度的气候因素与地磁场因素分离的思想,解决了长达20年争议的距今80万年左右的“布容—松山(B/M)地磁极性倒转事件”中黄土和海洋记录不同步的重大科学难题,为确定中国黄土可靠年代和改善海陆古气候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标记,强化了中国黄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距今12500年左右,北半球发生快速降温事件,突然降温使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直至距今11500年左右,气温又突然回升。这就是古气候研究中著名的“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事件。仙女木是在这一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的一种植物花粉。
在对这一事件的研究中,周卫健首次在黄土和泥炭地层中检测出东亚“新仙女木”事件的地质生物证据,并提出该事件在中低纬地区的季风气候波动特征,对预测全球变暖条件下东亚地区未来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历史相似型。
创新研究手段
碳14(14C)是地质和考古定年中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微量样品测年手段尚不具备,“微量定年”成为相关科学研究中的难题。周卫健带领团队展开攻关,建立了微克级碳量的制样装置,并构成了一套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地质、考古小样品的测年难题。这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不仅推动了地学研究,还成功为青铜器、兵马俑定年,为中国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推动了我国14C年代学向前发展。
周卫健介绍,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瓶颈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可靠年代标尺的建立和环境过程的示踪。“我们要取得dafabet原创性研究的突破,必须突破这一瓶颈!”为此,她主持建设了我国十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该中心可进行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宇宙成因核素的环境过程示踪等领域的分析测试,为我国科学家获得地学研究原创性学术成果提供技术保障,被誉为“世界同类设备的最好水平”。
近年来,周卫健主持开展的应用14C示踪我国化石能源对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为掌握陕西省乃至全国大气环境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正是这一系列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我们才能在基础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取得得到国际共识的科研成果。”周卫健说。
为发展建言献策
2001年,周卫健向中央提交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报告》。该报告指出,我国年降水量200mm~400mm的半干旱环境敏感带和黄土高原应视为沙尘暴源区和荒漠化的重点治理区,为我国治理沙尘暴源区和荒漠化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4年,周卫健组织团队在对生态建设、土地整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向国家提交了咨询报告,提出将“治沟造地”提升到与“退耕还林还草”并重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重大方针,受到国家重视。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周卫健向李克强总理提出雾霾治理建议,获得总理批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立项随即启动。
“全球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前沿性研究热点。”周卫健表示,“学术研究要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为国家宏观决策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
——周卫健
本报记者 张梅距今大约260万年的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接近现代,灵长目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扎根黄土地,在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把她的科学精神镌刻在这片黄土地上。
扎根黄土地
放射性元素铍10(10Be)是记载环境变迁重要的“印记”核素,在示踪古地磁场变化研究领域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我国黄土成因复杂,黄土10Be浓度包含了粉尘、降水等复杂信息,不少地学工作者认为不可能对黄土中的10Be进行示踪古地磁场强度变化研究。
周卫健团队瞄准了这一科学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将影响黄土10Be浓度的气候因素与地磁场因素分离的思想,解决了长达20年争议的距今80万年左右的“布容—松山(B/M)地磁极性倒转事件”中黄土和海洋记录不同步的重大科学难题,为确定中国黄土可靠年代和改善海陆古气候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标记,强化了中国黄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距今12500年左右,北半球发生快速降温事件,突然降温使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直至距今11500年左右,气温又突然回升。这就是古气候研究中著名的“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事件。仙女木是在这一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的一种植物花粉。
在对这一事件的研究中,周卫健首次在黄土和泥炭地层中检测出东亚“新仙女木”事件的地质生物证据,并提出该事件在中低纬地区的季风气候波动特征,对预测全球变暖条件下东亚地区未来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历史相似型。
创新研究手段
碳14(14C)是地质和考古定年中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微量样品测年手段尚不具备,“微量定年”成为相关科学研究中的难题。周卫健带领团队展开攻关,建立了微克级碳量的制样装置,并构成了一套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地质、考古小样品的测年难题。这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不仅推动了地学研究,还成功为青铜器、兵马俑定年,为中国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推动了我国14C年代学向前发展。
周卫健介绍,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瓶颈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可靠年代标尺的建立和环境过程的示踪。“我们要取得dafabet原创性研究的突破,必须突破这一瓶颈!”为此,她主持建设了我国十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该中心可进行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宇宙成因核素的环境过程示踪等领域的分析测试,为我国科学家获得地学研究原创性学术成果提供技术保障,被誉为“世界同类设备的最好水平”。
近年来,周卫健主持开展的应用14C示踪我国化石能源对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为掌握陕西省乃至全国大气环境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正是这一系列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我们才能在基础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取得得到国际共识的科研成果。”周卫健说。
为发展建言献策
2001年,周卫健向中央提交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报告》。该报告指出,我国年降水量200mm~400mm的半干旱环境敏感带和黄土高原应视为沙尘暴源区和荒漠化的重点治理区,为我国治理沙尘暴源区和荒漠化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4年,周卫健组织团队在对生态建设、土地整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向国家提交了咨询报告,提出将“治沟造地”提升到与“退耕还林还草”并重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重大方针,受到国家重视。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周卫健向李克强总理提出雾霾治理建议,获得总理批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立项随即启动。
“全球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前沿性研究热点。”周卫健表示,“学术研究要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国家需求密切结合,为国家宏观决策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