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瞿剑)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天发布其海外农业研究中心2016年进展显示,我国农业技术和产品已经遍布亚、非、美、欧150多个国家,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农用机械等领域的61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了“走出去”。
有代表性的包括,为亚非国家培育第二代绿色超级常规稻和杂交稻,截至目前,在亚非目标国家和地区共有38个绿色超级常规稻和26个杂交稻通过品种审定并发放到农民手中,同当地品种相比普遍增产20%—30%;绿色超级稻在亚非目标国家推广总面积达到210万公顷,其中非洲45万公顷,东南亚170万公顷,预计农民增收5.46亿美元。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推广中棉系列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目前,中棉系列品种已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审定,成为当地主栽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5万亩,有效提高棉花单产60%以上;此外,成功将棉花新品种向苏丹和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推广。针对缅甸和老挝农业现状建立起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水稻、玉米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各建设14个赤眼蜂大规模生产设施,具备为5万亩水稻及玉米供应赤眼蜂卡的能力,并培训了10余名赤眼蜂生产设施经理、160余名大规模生产技术人员、100多位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和赤眼蜂应用技术培训师、1.2万名农民,累计推广示范水稻、玉米综合治理技术各10万余亩。高致病禽流感疫苗已稳定出口埃及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研制了针对埃及特异性毒株的灭活疫苗(Egy/PR8-1株),效果显著优于埃及原有疫苗,自2010年起成功投放埃及市场,已累计出口近5.7亿多份,创汇约627万美元。新型饲用植酸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全球70%以上的饲料中应用植酸酶,经济效益超过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