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2030年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
2050年建成全国科技强省;
号角吹响,陕西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转换发展引擎
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1-8月实现综合收入50亿元、利润1.8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贡献了诸多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全年综合收入将超过百亿元。同时,布局的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已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期间将实现产业化。
西北有色院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中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追赶超越的翘楚。当前,我省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艰难相互交错的关键时期,创新决定着发展的进程和质量。
我省已进入中等发达省份,经济总量达到1.8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0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多元支撑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地域发展不均衡等深层次矛盾突出,实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搏击大潮,不进则退。
省委、省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在这场发展浪潮的搏击中,唯有转换发展引擎,依靠创新,才能追赶超越勇立潮头。2013年,陕西成为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份;2015年,西安市和西安高新区又先后成为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借着国家战略“聚焦”的东风,陕西先行先试,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措施相继出台,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扫清了道路。
在这场浪潮中,陕西不仅肩负着加快实现科技大省向强省转变,富裕三秦百姓的艰巨任务,还肩负着为建设科技强国探索路径的重大责任。
勇力创新潮头
创新,造就了国家繁荣和人类福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决定着文明的走向。
作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展现了朝代更替的风云变幻,铸造了民族盛衰的历史印迹,也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科学技术成果,树起了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巍巍丰碑。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人类社会进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21世纪。今天,我们站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迸发出的耀眼光芒。
2015年,全省技术交易额突破720亿元、专利授权量3.34万件;全省高新区蓬勃发展,形成了7个国家级高新区和7个省级高新区优势聚集发展之势。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21家,位列全国第9,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6737.83亿元,比上年增长32.12%。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十二五”期间,陕西共有164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励,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全面开花。
西安交通大学俞茂宏教授甘坐冷板凳50年,提出并发展形成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成为第一个被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的中国人提出的理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最大锻件能力可达450吨,成为已投产的世界最大吨位的自由锻造油压机,整体装机水平达到世界之最;农业科技推动苹果、猕猴桃成为全省重要支柱农业,全世界每十个苹果就有一个产自陕西,每三个猕猴桃就有一个产自陕西;一批创新药物获得国家新药证书,肝癌靶向新药等一批新药进入临床研究,中药研制取得积极进展,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首位。
当今社会,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在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战略新兴领域,陕西持续突破,3D打印全国近三分之二的bbin客户端集中在陕西;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技术装备已成为出口的生力军。
着眼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陕西启动了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发,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dafabet陕西力量!
释放发展潜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我省将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系统思维、清单管理、链条部署,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
与此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陕九条”出台,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将进一步下放,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陕西有普通高校80所,在校学生超过100万人,有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就是要充分挖掘科教资源优势,努力把陕西打造成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创新就是要打破藩篱,破解那些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西安光机所打破传统研究机构封闭办所的“思想围墙”,通过“人才特区”为科研人员松绑,吸引国内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形成了“孔雀西北飞”的局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大胆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开创了转制院所独具特色的“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随着“一院一所”模式在陕西的复制、推广,聚变效应不断显现。陕西科研院所的活力正在不断释放。
“十三五”已经起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处在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陕西打造成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本报记者 张梅 (2016.9.22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