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胡浩 刘奕湛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坚持把科技为民作为根本宗旨。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扶贫脱贫到就业创业,科技的发展将让更广泛的人群更便捷、更廉价、更快速、更充分地享受到创新成果。
疾病防治:为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手足口病,是一种幼儿常见的传染病,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甚至会引起死亡。面对这一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疾病,人们除了讲卫生、勤洗手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预防方式。
“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个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的问世,让孩子们的健康多了一重保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军志介绍,这种疫苗的研发及使用对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至关重要,其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未来,科技创新将向dafabet疾病宣战,健康也将会越来越紧密地伴随着你我。
规划提出,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
一些专家表示,规划提出的力争到2020年,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等目标的实现,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污染治理: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
碧水蓝天,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我们有望看到更加湛蓝的天空,更加清澈的碧水。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介绍,“十三五”是该专项的收官时期,将聚焦京津冀区域和太湖流域,实施一批大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带动北京—廊坊—天津这一京津冀核心区的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
为了让碧水蓝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发展生态环保技术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规划强调加强灰霾和臭氧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及监测预警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加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等。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加快研发废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海水淡化和工业高盐废水脱盐、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
有专家表示,规划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提升民众获得感。
移动通信:提升的不仅仅是网速
“一秒内下载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眨眼就能传输数百张照片……”速度的大幅提升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将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但5G网络所提升的,并不仅仅是速度。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表示,目前5G移动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
据了解,5G是面向2020年之后的下一代通信技术,我国从2013年开始研究,预计到2018年可能会有第一个版本的5G标准出现,再逐步完善成熟。
“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4G阶段的积累,现在的优势更加明显,我国有望在5G标准制定中,发挥引领、核心作用。”尤肖虎说。
相对于4G,5G将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不但将现在的网速提升1000倍,还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业务体验,如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将会走进百姓的生活当中。
在5G网络下,设备等待数据传输开始的响应时间也会大幅缩短,这意味着用手机观看流视频的卡顿会明显减少。同时,大容量的特质,使得人们在人群密集区域也同样能获取快速、稳定的网络。
5G网络,将在“十三五”末走近大众。《“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开展5G关键核心技术和国际标准以及5G芯片、终端及系统设备等关键产品研制,重点推进5G技术标准和生态系统构建,支持4G增强技术的芯片、仪表等技术薄弱环节的攻关,形成完整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业链,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产业、服务与应用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为2020年启动5G商用提供支撑。(2016.8.14第三版)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