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客户端

图片
首页/ 新闻中心 / 科学技术普及 / 正文

用科普讲解层层打开科学这颗“坚果”

来源:中国科普网 发布时间:2023-11-20 18:55

11月9日—10日,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科学中心举办,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那么,本届大赛呈现出哪些特点,整个大赛有着怎样的创办历程,广州如何通过科普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围绕这些问题,科普时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汉荣

吴汉荣 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

记者:今年是大赛举办的第十年,和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呈现出哪些变化,又有哪些特点?

吴汉荣:今年,大赛组委会联合专业数据分析机构,对十年大赛参赛信息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参赛选手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从2014年首届选手平均年龄45岁,到今年第十届选手平均年龄31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加入科普队伍;在学历方面,高学历占比逐年提高,本届选手硕博学历占比43%;参赛人员呈现专业性强的特征,科研工作者参赛占比为26%,科普工作人员占比38%;在性别方面,女性选手占比68%,在语言表达和传播方面更具优势。

十年来,大赛相关信息网络传播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决赛赛事从首届的传统电视传播形式跃升为互联网矩阵全媒体直播,近3年的场均观众点击量超过2000万。在讲解主题方面,大赛紧跟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话题,太空宇宙、大国重器、机器人、能源、转基因等成为本届选手讲解的主题热词。

记者:这样一个火爆“出圈”的科普讲解大赛,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吴汉荣: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科技部赋予广州建设高质量发展“科普示范”的机会,也是重任。早在2012年,为提升科普场馆讲解人员业务水平,广州市就创办了广州科普讲解大赛。从2014年开始,在科技部的支持和指导下,该大赛升级成为全国赛事,并被列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

大赛连续十年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成为广州一年一度的科普盛会。十年间,国家和省(区、市)等各级赛事参赛选手累计超过23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受众量超过2亿人次,从首届仅有88名选手进入决赛,发展到今年全国4万多名选手参与选拔,大赛参赛规模、受众人数呈现指数级增长。

在科技部的大力推动和全国各地的积极参与下,大赛已发展成为全国参赛范围最广、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比赛。

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现场

记者:为了赛出水平,大赛是如何明确赛制和讲解主题的?

吴汉荣:首先是建立“赛学融合”的赛制,立足“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小切口构建科普人才培养新模式。除了科普工作者、专职及兼职科普讲解人员,还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和科学传播爱好者参与。

其次是构建“多维组合”命题。决赛由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两个环节组成,自主命题由选手自行确定,随机命题讲解内容主要为20项当年的热点话题。主题贴近民生,紧跟社会热点,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参赛选手,选取公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用短短4分钟的时间讲解,把科学的“坚果”层层打开,生动有趣。

最后是搭建绚丽舞台。让选手们结合电视台搭建的专业舞美灯光,巧用实验、表演、评书、脱口秀等各种形式和动画视频、音乐,以及PPT等多媒体手段,立足趣味科普,展示科学魅力,让公众领略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

记者: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广州如何通过科普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吴汉荣:科普是广州抓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广州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齐聚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植物园、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

一是积极开展广州实践。广州建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统筹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模式,率先出台地方科普工作条例《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探索推动科普载体的建设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

二是持续打造广州品牌。除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广州市地区科普讲解大赛也不断创新,今年新增设青少年组,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十年来通过大赛推荐了54名广州选手登上国赛舞台并获奖项;近三年广州科普作品大赛遴选出17部作品入选国家优秀科普榜单;持续打造广州科技活动周、珠江科学大讲堂、格致论道·湾区讲坛、科学达人秀、家庭创新电视大赛、我身边的科技大咖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三是着力引导广州探索。从2001年开始,广州科普阵地持续扩大,截至今年10月,市科普基地达225家,全年线上线下开展超1.6万场科普活动,基层科普载体服务社会公众实力不断提升。鼓励和支持科普建设主体引入市场化机制,一大批企业主体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开辟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优质科普资源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