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客户端

图片
首页/ 热点专题 / 法治宣传教育 / 正文

汗水洒黄土 良种济苍生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9-07-04 00:00

本报记者 张丹 通讯员 赵俊峰

6月的长武大地,麦浪滚滚,机械轰鸣,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在长武县小麦育种试验中心的试验田里,一位老人头戴草帽,身穿发黄的白色衬衫,顶着烈日正在麦田里指导采收种子。要不是亲眼所见,记者不会相信眼前的老人就是全国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梁增基。

他有效阻隔了条锈病南下

20世纪60年代,长武当地种植的小麦抗倒伏、抗条锈病能力差,最好的年份亩产也超不过50公斤,能吃上白馍白面是当地群众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1961年,年仅28岁的广东高州青年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偏远贫穷的长武县。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个三条腿板凳和一张没有席片的土炕;没有通电,要点煤油灯办公;冬季睡土炕、穿棉袄。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惊呆了这位从广东而来的汉子。

面对渭北旱塬的贫瘠,梁增基彷徨过,可当他看到老百姓小麦不够吃,常年只能啃着高粱面窝窝头、吃着玉米芯和山野菜时,他心软了,决定留下来。

梁增基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育种试验。起初的几年,他用书信向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科学院请求引种试验,逐年从气候条件、品种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分析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特征。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一种危害性最大的“癌病”。梁增基瞄准适合长武当地小麦生长必须具备的抗冻、抗条锈病的目标,历经7年,采用杂交法,培育出“702”“7025”两个小麦新品种。小麦新品种“702”具备了抗条锈病、抗寒、抗旱、高产等优势,其抗条锈病的优势填补了旱作小麦的国内空白,亩产达到了200公斤。1979年,梁增基经过9年辛勤努力,在改良“702”的基础上培育出了“秦麦四号”,亩产达到300公斤,在渭北旱塬、陇东地区的5个地市推广种植后,形成了一条阻隔条锈病南下的“隔离带”。时任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小麦育种组组长的李章评价说:“梁增基的最大贡献是把条锈病挡在了西北。”

矮秆的小麦也能高产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渭北黄土高原土地产能的提高,小麦在成熟期出现倒伏。农村俗语说,麦倒一把糠。

1980年长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50毫米,在试验田里,梁增基望着绝收的种田几乎绝望。可就在此时,万株枯萎的麦田里,一株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麦苗给他带来新的希望,这就是后来的小麦新品种“长武131”。经历多年的试种,“长武131”在抗叶枯、抗条锈病等方面出现了逐代退化现象。1989年秋,梁增基决定采用小黑麦代换系对“长武131”进行改良,使“长武131”的优势更加突出。

经过改良“长武131”,诞生了同系特性更优的“长武134”。经过2年的预备试验、3年的试验、生产试验等环节,到1998年“长武134”在高产、优质、矮秆、抗条锈病、抗叶枯、抗冻、抗旱、抗倒伏等方面保持了绝对优势,丰雨年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在中国育种史上,半矮秆品种“长武131”在1976年杂交,1983年育成,1989年审定,育成时间比文献记录的1996年审定的半矮秆品种“中农9号”整体早了7年。“长武131”“长武134”的矮秆特性解决了20世纪80年代旱塬小麦倒伏问题,推广后,率先突破亩产400公斤。两个品种累计推广8000万亩以上。一辈子从事小麦育种的赵洪璋教授感叹地说:“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

丁家镇十里铺村村民张万福告诉记者:“老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亩产,原来种4亩地打的粮食,如今只需要种1亩,余出来的地我们发展烤烟、玉米、果树等经济作物,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他是奇迹的缔造者

2005年,72岁的梁增基退休后,依旧像以往一样天天“泡”在小麦育种试验田里,因为他所培育的“长航一号”还没有最后鉴定完成。他说:“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培育出旱塬强筋、高产、抗逆、综合性创国内一流的小麦新品种。”

2014年,梁增基被陕西省委评为“三秦楷模”,作为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奇迹总是喜欢光顾为目标而奋斗不息的人。在梁增基的试验田里,他指着5块试验田说:“这是近年来我们培育的专门做面包的新品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抗旱、抗冻等特性上表现都很喜人……”86岁的梁增基满脸喜悦、信心十足。他说:“还需要经过4年到5年的区域试验,得到省审、国审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到那时候,我们就不用从国外进口面包麦了。”

58年来,梁增基总是在创造奇迹——他改变了当地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他累计推广旱地小麦1.2亿亩,增产50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