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洪璋,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被誉为“小麦杂交之父”“小麦育种学界的一代宗师”,深受老百姓的尊敬。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等为代表的4批优良小麦品种,实现种植面积累计达9.5亿亩,增产约256亿公斤,推动冬小麦产量连上了3个台阶。
赵洪璋在1918年6月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技佐,1942年任教于西北农学院,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小麦杂交育种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作物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老百姓也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
20世纪50年代,赵洪璋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碧蚂4号”和“西农6028”等优良小麦品种,相较当时种植的品种增产10%~30%。其中,“碧蚂1号”在1959年统计推广9000余万亩,创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的最大纪录。60年代,“丰产3号”良种育成推广,成为60年代和70年代之交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矮丰3号”育成推广,成为我国第一批矮秆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80年代,赵洪璋承担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与西北农学院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在小麦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世纪80至90年代,赵洪璋主持育成了以“西农881”为代表的第四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成为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这批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等,至今已在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从1991年到1995年,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1952.9万亩,增产小麦约29292.9万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长期的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赵洪璋总结了dafabet888:综合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育种方法,以试验材料精、面积小、过程短、成效高的“少而精”特点著称于中国育种界。他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陕西小麦》《作物育种学通论》《作物育种学》等。
多年来,赵洪璋与农民群众以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先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等。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2018年6月1日,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杨凌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说,我们要学习赵洪璋院士,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执笔孙应平)
赵洪璋在1918年6月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技佐,1942年任教于西北农学院,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小麦杂交育种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作物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老百姓也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
20世纪50年代,赵洪璋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碧蚂4号”和“西农6028”等优良小麦品种,相较当时种植的品种增产10%~30%。其中,“碧蚂1号”在1959年统计推广9000余万亩,创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的最大纪录。60年代,“丰产3号”良种育成推广,成为60年代和70年代之交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矮丰3号”育成推广,成为我国第一批矮秆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80年代,赵洪璋承担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与西北农学院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在小麦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世纪80至90年代,赵洪璋主持育成了以“西农881”为代表的第四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成为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这批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等,至今已在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实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从1991年到1995年,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1952.9万亩,增产小麦约29292.9万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长期的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赵洪璋总结了dafabet888:综合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育种方法,以试验材料精、面积小、过程短、成效高的“少而精”特点著称于中国育种界。他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陕西小麦》《作物育种学通论》《作物育种学》等。
多年来,赵洪璋与农民群众以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先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等。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2018年6月1日,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杨凌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说,我们要学习赵洪璋院士,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执笔孙应平)